业内人士直呼:“跨境电商去年有多风光,今年就有多惨。”
与亚马逊愁云笼罩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外贸形势整体向阳
2020年在疫情大背景之下,跨境这门生意蒸蒸日上。得益于供应链优势,国内各行各业纷纷爆发订单潮,出口屡创新高。从纺织订单回流到自行车订单排到明年再到家具、小家电行业GMV、支付买家数双双增长,跨境出口这把火从去年烧到了今年,俨然有愈演愈烈之势。
据阿里国际站近期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阿里国际站交易额同比增长111%,时自去年以来,已连续保持三位数的高增长。
从外贸整体大盘来看,据海关统计,2021年上半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18.07万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增长27.1%。其中,出口9.85万亿元,增长28.1%。这已经是自2020年6月起,中国进出口连续实现13月同比增长。
值得一提的是,在跨境行业蓬勃发展大势之下,配套行业也迎来了发展的元年。国内多家SaaS服务商频频获得资本的垂青,数家头部跨境ERP相继披露新一轮融资。
当下外贸形势的整体向阳与笼罩在封号潮下愁云惨淡的亚马逊卖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面对依旧稳健的外贸“基本盘”,那些在亚马逊惨遭腰斩的卖家又该如何寻找出路,续写辉煌?
多渠道、多元化、多平台布局成行业趋势
至于那些身处“震中”的亚马逊卖家,在申诉无解之后究竟该如何自处?不少卖家转向国内市场或其他第三方平台,以克时艰。
这里面既有从国外市场返向国内市场的傲基,也有从跨境B2C赛道跨向跨境B2B赛道的极摩(Moosoo)、帕拓逊等,当然还有将目光投向其他新平台、新渠道的卖家。
在接受采访时,有卖家表示,经历这场封号潮之后,再也不会傻傻地将“宝”全压在一个平台。显然“多渠道、多元化、多平台”布局,已成为不少跨境卖家的共识。
与此同时,这些“向外看”的亚马逊卖家们,也带动除却亚马逊平台外第三方平台的营收增长。从近期各大跨境平台相继披露的财报来看,相较于亚马逊Q2季度营收不及预期,独立站建站、跨境B2B平台阿里巴巴国际站等平台营收喜人,新增卖家数不断攀升。
但是在实际操作上,独立站玩法对于卖家而言仍是一种难度较高的模式。
业内人士表示:“独立站在引流、转化、留存、售后服务等一系列流程与再第三方平台商的操作模式不一样,对企业运营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考验,同时投入的资金、人力等成本会更高。”
对于当务之急是解决库存和现金流的问题被封卖家来说,独立站额外的投入及较长的变现周期,始终远水止不了近渴。在困境之下,不少卖家选择布局通过B2B跨境平台,借力海外分销渠道,减轻库存压力,实现快速回款。
跨境B2B模式仍是主流外贸模式
那么B2B究竟与B2C存在何种差别,能够在这个特殊时期备受引得一众跨境卖家纷纷侧目?
其实在互联网时代,B2B往往定位于大单量的OEM、ODM生产,以严肃买家和大宗市场为主,更强调垂直领域;而B2C则更注重于小订单、品牌化的产品生产和销售,更强调社交网络。加之由于B2B和B2C业务单位规模的不同,在供应链、物流、金融等方面也有截然不同的形态。
但据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目前,中国跨境电商占外贸进出口比例为17%;而跨境电商商业模式主要分为B2B、B2C两种,其中跨境电商90%是B2B模式,零售部分仅占外贸进出口较小比例。
不管是从数据端还是行业趋势预判来看,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外贸B2B依旧是跨境电商主流模式。同时,随着物流、互联网等基础硬件不断发展,不少行业专家认为:“原先阻碍跨境B2C发展的一些因素正在消减。相比起碎片化的B2C,作为下一步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探索重点的B2B将更具规模效应,”
至于对于从B2C转型至B2B平台的卖家而言,该如何适应这种转变?这又将是另一个问题。其实不管是B2C还是B2B,对于跨境电商卖家而言,本质上都是依托于第三方平台进行交易,本身这个出海路径相较于自建独立站出海难度已经降低许多。
正如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阿里国际站总经理张阔曾言:“进入从信息流、商流、物流到资金流的数字化履约平台,已经把跨境电商B2B中最难的部分解决掉。”
这就使得卖家能够专注于提升产品自身实力以及品牌出海的竞争力和议价能力。
在当前跨境行业大增长的时代背景下,面对变化莫测的市场风向,坚持“两条腿乃至多条走路腿”也应该成为跨境企业对市场的本能反应。
毕竟金融投资市场上,有这样一句至理名言:不要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这句话,对于跨境卖家而言,也同样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