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9年淘宝推出购物狂欢节活动以来,电商购物节已经演变成了全球性的促销盛典。
东南亚的跨境电商在经历了几年的迅速发展后,也成功将电商购物节的概念带到了东南亚,并受到了大众的热捧。
每一次电商大促都是各大平台流量最集中的时候,也是卖家迎来销量暴涨、逆势翻盘的最佳时机。
为了迎接大促,所有卖家都在紧锣密鼓的进行准备:备货、找物流、开发新品、装修店铺、设计Banner、报名活动等等,许多大卖也为了充分利用大促的巨大流量,着重力推新品。
相比平日,大卖家们会在大促期间投注更多的广告费:通过提高广告竞价来提升产品的排名,增加店铺广告的投放次数和曝光次数,将平台和营销工具资源全数用尽,盘踞流量、抢夺份额。
而没有广告预算的中、小卖家很难竞争得过。
所以,虽然大促期间的流量巨大、销量喜人,但两极分化的现象也非常明显。
尽管如此,但谁都不想错过大促。于是,许多中、小卖家选择通过错开高峰期、提前转化的方式进行大促竞争。那么,提前转化有什么好处?
1、提高商品排名
如果说大促是一次“爆发”,那么平日里的销量积累就是引爆大促的“燃料”。
产品的销量、好评数会直接影响产品的搜索排名。销量高、好评多的产品比销量一般的产品获得更多的曝光和流量。
在大促预热期,顾客已经开始进入预备消费状态,此时的购物需求和欲望最强烈。通过大促预热期提前转化,可以积累更多产品的销量和好评,提高产品权重的同时增加产品的保持自然搜索排名,在大促时越能发挥出产品的竞争优势。
2、避开物流高峰
高流量除了给卖家带来喜悦外,也会带来“巨大的拥挤”。
每次大促,各大平台和物流中转仓都会“爆仓”,物流时效也不可避免会出现延迟,末端配送受到影响。
这时候,卖家可以通过提前转化来降低物流拥堵的风险。特别是针对刚需产品,可以告知顾客提前购买能够“更快配送”,引导顾客提前消费。
错开物流高峰期,也能够给顾客留下良好的购物体验,减少延误、丢包的风险。
3、差异化聚集流量
绝大多数的顾客都认为,在大促当天下单能够获得更大的折扣优惠,所以在大促几天前一般不会购买产品,存着钱等大促。
为了迎合顾客心理,大部分卖家在设置活动或优惠使用期限时,也都安排在大促当天开始才能使用。而有少部分卖家选择在预热期开始就发放优惠券。当顾客急需购买产品时,对优惠力度又比较满意,一般都会提前下单,这时候,卖家就能聚集到更多的流量,同时提高产品的权重。
但是,这种做法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如果顾客想要等更大的优惠,而预热期和大促当天的优惠力度没有变化,那么顾客很可能会去寻找更便宜的同款。
所以,在设置活动优惠时,要明确不同产品的作用,控制好预热期和大促期的优惠梯度。如果优惠无法满足顾客长期等待大促的心理预期,可能会导致前期积累的流量无法实现转化。
建议:
预热期:引流款产品促销,通过大折扣聚集流量,宣传店铺利润款产品活动;
大促期:利润款产品降价,用略低于竞品的价格实现转化;
(来源:林超聊跨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