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了解到一款由天然木材和优质金属刀片制成的小型手动刮毛器,不仅使用方便还非常耐用,居家旅行的必备好物。精致的手动刮毛器备受消费者欢迎,手动刮毛器在亚马逊、eBay平搜搜索关键词,均有上千条搜索结果。

小编特意去1688官网查询一下批发价,平均批发单价1.5元/个,对比一下亚马逊的零售价格,再加上它本来轻巧的重量,当然是平台卖家的重点选品之一。


(亚马逊平台部分截图)


(eBay平台部分截图)
可是问题来了,这种比较常规的产品真的可以放心销售吗?会不会存在知识产权侵权问题?

近日,一直出售手动刮毛器的商家表示自己就被投诉了,突然就收到平台邮件,称该产品已被申请专利,涉嫌侵权,要求下架链接。
该商家表示自己在亚马逊平台上架之前做了调研,平台上至少有1000+listing在出售,在国内这款产品也早就卖烂了,为什么就会侵权呢?



(专利文档)
看到这里,跨境电商商家肯定会有很大的疑问,为什么这种在市面销售了这么久的公模产品,外观专利还能被注册下来呢?
从专利申请的角度来说,近一两年美国对于外观专利的审核确实已经没有以往那么严格,包括去年的融蜡锅事件,也是一款在市场销售了十几年的产品,被人抢注了美国的外观专利,一下子就投诉了上千卖家。
那我们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
上架之前自查产品:
如产品有知识产权,务必拿到厂家/品牌商授权再进行销售;如果是没有知识产权的产品,最好是自主申请相关商标/专利,谨防黑手抢注恶意投诉。
上架之后产品侵权:
1. 联合其他被投诉的卖家,收集相关在先销售/使用证据,无效对方专利。
2. 寻找专利代理机构/律所咨询,切勿单独妥协谈判。
有些卖家为了抢占市场,除了shua差评之外,甚至会利用抢注知识产权进行投诉,索要高额赔偿;近一年,小编也看到了越多越多这种龌龊的苗头,如之前的融蜡锅事件,就是通过美国律所代理进行诉讼投诉了数千名卖家,很多小卖家只能没有过多的时间/金钱抗争,只能忍气吞声赔偿了事。
未来之争,一定是知识产权之争,随着平台规则的完善,想要独占市场,黑科技已经不能再碰,想要合法合理的霸占市场,唯有知识产权才能起到作用。
我们要增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不再被侵犯。小编建议跨境商家们自己研发的产品要提前做好专利布局,以防信息泄露影响自身权益。
(来源:聚德知识产权)
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文经原作者授权转载,转载需经原作者授权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