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陈之前直播的时候,反复强调过的一个观点,亚马逊平台工厂类型的卖家,做大做强的是非常少的。所以纵观整个亚马逊平台的卖家的情况,老陈是认为工厂型的卖家反而在亚马逊这个平台是想要取得一定的成就,是比较难的。那么这个是为什么呢?
首先,咱们来盘点一下,咱们工厂型的卖家到底有什么优势?工厂型卖家的优势,就是它拥有这个产品的货源,因为自己是工厂,所以产品他自己可以生产,能够把控产品的质量、产品的开发方向、开发类型。但是在咱们做跨境电商,特别是在做亚马逊平台的时候,这一点它真的就是一个不可逆的,或者说是足以影响咱们运营成败的一个核心的竞争点所在吗?
其实并不是的,因为对于咱们工厂型的卖家来说,大部分已能做的产品,我们通过寻找工厂,工厂合作,咱们一样能够把这样的产品生产出来,无非就是自己如果是工厂型的卖家的话,可能你的产品的成本,也就是说你产品的进货价可能会比我们这种纯贸易的第三方的这种卖家,成本会低一点。那么同样一个产品,比如说他这个成本我们的拿货价格是12块,你的成本可能是10块,这样的两块钱的价格差,在我们做跨境电商,特别是做亚马逊这样的平台的时候,这两块钱它真的能够影响我们运营的成败吗?
其实是要画很大一个问号的。因为两块钱的价格对我们运营来说,其实影响是并不大的。但是工厂却因为局限于自己生产的产品,把目光锁定在自己所生产的产品,所以说以这样的工厂思维和工厂逻辑去操作店铺,反而是很难取得成功的。因为在亚马逊上并不是并不是说你价格够低,你就能够保持你这个产品的竞争力,你就能够获得足够大的流量,所以说这一方面对于咱们 工厂型卖家来说,其实算不上太大的一个优势。
那么只有一种情况下,可能会造成一种不可逆的一种优势,那是什么情况?就是这个产品只有你能做,也就是说像我这样的贸易类型的卖家,如果不在你那拿货,我可能都没有办法找到这样的货源。那么这种情况下,乙的这种产品的优势它就非常明显了,是足以影响咱们在运营过程当中的成和败。那么如果你有这样的产品,你是作为工厂的话,你想要取得成功就比较容易了。但是如果你的产品不是具备这么明显的优势的话,只是在价格上有一定优势的话,那么作为工厂型的卖家,可能你这个算不上太明显的一个优势。
那么工厂型的卖家,当你长期从事某一个行业的时候,你一定在某一个行业里有比较深入的研究和发言权。如果说这个时候让你去从事新的行业,其实哪怕你在原来的行业里取得了成就再大,对于新行业来说你都是一个新手,所以说工厂型卖家他可能工厂开的很大,但是你要让他重新来运营亚马逊的店铺,重新来做跨境电商,实际上他还是一个纯新手。所以说工厂型的卖家习惯性的就会想到两种出路,一种出路是什么?就是代运营。那么代运营这一条路到底靠不靠谱呢?其实老陈觉得没有必要去给大家去分析为什么代运营这一条路走不通,为什么他那么坑爹,为什么
代运营做不成功?其实老陈觉得没有必要去给大家分析这些,你只需要想一个问题,国内电商发展这么多年,代运营也是很早之前就出现了一种运营的模式。那么这么多年过去了,你有听说过咱们国内哪一家电商企业曾经是靠代运营做起来的吗?如果你听到并且有很多,那么就认为代运营这条路它是可以走通的。但是国内电商发展到现在,很难听到哪一家公司是通过代运营这种方式把公司发展起来,并且成长起来成为一个电商大企业的,那么这就证明代运营这条路它是走不通的,
所以你也就不要再去浪费钱和精力去寻找代运营这条路。那么除了代运营这条路,还有一条路是厂家会找懂跨境电商运营的卖家进行合作,比如说像老陈,因为在各个平台上发布了这么多短视频,所以说有非常多的粉丝,他们本身自己就是工厂,然后来找老陈合作,能不能他作为工厂给我提供产品,然后我作为运营方去运作咱们联合经营,运作店铺去获得成功。
那么这条路老陈是轻易不敢碰,老陈曾经是吃过这样的亏,跟工厂之间进行合作,吃亏有多方面的原因,第一种是可能老陈自己太天真对吧?在合同上在咱们合作的协议上就写的不够严谨清晰,所以说我自己吃亏怪我自己。那么除了这个之外,老陈现在也比较排斥这一点,因为在沟通的时候,就是咱们这种联合经营,肯定相互之间要进行沟通,对吧?但是在沟通的时候问题非常多,因为工厂他习惯性地是站在工厂生产产品这个角度去分析问题和看待问题。
那么老陈作为运营,我是习惯性的站在运营推广,站在店铺的成长和发展这个角度来去分析看待问题,所以我们之间实际上有非常大的矛盾。协调这是老陈认为不太容易协调的一个问题,所以我自己没想明白怎么去协调这个问题之前,我觉得对于我来说联合经营这条路很难走通。那么既然代运营也无法走通,联合运营这条路在我看来,至少让我做的话也是很难走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