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零售行业受高通胀、消费需求减弱等影响,多家零售商开始低价清库存。受此影响,国内卖家的单量也有所下滑。
美国零售商行业掀起清库存潮
因通货膨胀不断加剧,消费者支出能力受限等美国当地的大型零售商正面临一场“库存危机”。根据美国多家零售商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包括沃尔玛、塔吉特、梅西百货等在内的多家平台库存水平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涨。
其中,梅西百货的库存周转率较去年同期增长了9%,库存同比增长17%,家得宝今年5月的库存同比增长31.91%。沃尔玛的库存水平也较2021年同期上涨了33%,超出自身预期。塔吉特的库存水平同比增长更是超过了40%。据了解,为了尽早解决库存问题,这些零售商采取了多个措施,如计划第二季度对相关产品进行额外降价、增加港口持有能力等。
从品类来看,这些零售商过剩的产品不是集中在卖家认为卖不动的品类上,庭院用品、烧烤用品、夏季用品等此前爆卖的产品也被涵盖其中,让大家颇感意外。此外,一些在疫情期间销量飙升的户外家具、电子类产品的退货率出现增长,加剧库存问题,库存销售比已超出往年。沃尔玛相关负责人曾称,可能需要几个季度才能使其库存达到合理水平。
在意识到危机后,当地零售商们调整了对其他品类的促销,试图从其他品类中获利,抵消库存积压带来的成本。同时,他们还将部分产品销售给清算平台。
一些清算平台称,美国部分零售商为保证库存容量正常、规避二次风险,甚至会选择在多余库存上架之前就将其事先预定给他们,促使其平台的库存量近期持续上升。据B-Stock 等平台称,此前疫情期间热度高的户外,家居和电器类产品需求已有所消退。
这些零售商表示,他们不想再造成过剩情况、占用多余容量,否则一轮库存刚清完,又来一轮,这是他们所不愿见到的。目前在清的库存中有些甚至是去年圣诞节的商品。不过,对于此前单量好、爆发力强的品类如庭院用品及服装类,零售商们表示仍然看好,称只是目前销售时机不对,未来订单量会回归平稳。
对于此次美国零售商出现的“库存”危机,综合其财报及相关研究来看,主要是受通胀持续、消费需求变动、早前大量补货及供应链问题等影响。
今年6月,美联储加息75个基点的消息引发社会关注。据了解,这也是美联储自1994年来最为激进的一次加息,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还表示7月有可能再度加息,这使该国的物价持续上涨,买家的消费支出也随之做出了调整。
目前该国消费者在必需品上的支出保持相对稳定,但对于奢侈品的购买力度已有所减弱,服装类产品的退货率有小幅提高,而这些变动也超出了此前零售商的预期。
对于市场带来的“阵痛”,这些零售商除对销售品类进行适当调整外,还在价格及外部监测方面进行了强化调整。“低价处理”现象也变得更为普遍。对于一些滞销产品,低价销售显然是一种最快的处理方式,过剩库存不仅使其未来销售承压,也增加了库存成本,进货方面出现供需失衡。就整体情况来看,库存积压的现象并不能在短时间内得到有效解决。
低价清库存致国内卖家单量受损
美国零售行业清库存的“副作用”不只影响了当地市场,对国内卖家的间接影响也不容小觑。
实际上,近期不少卖家反映的订单下滑正是目前海外市场变动带来的“副作用”。买家从当地采购折扣商品的力度加大,使海外市场的消费热度出现了“降温”,对相关品类的需求也出现了变化。
美国零售商清库存意味着当地消费者更有机会从本地获得具有折扣的商品,对其他平台及渠道的销售会产生一定影响。尽管海外消费者已经形成了网购的习惯,但在消费能力受限的情况下,低价、时效快的产品将更受其青睐,像沃尔玛、梅西百货等零售商的本土优势得以凸显。
再加之Prime Day的到来,这些积压库存的零售商有可能采取再次降价,或提供更吸引人的折扣,从而获取更多流量、解决高库存问题。在相关的调查中,有零售商就曾表示,会将今年促销的重点放在卖不动的产品上,从而实现清理库存的最大化。
大量的“低价”促销,于当地买家而言,显然是一个购物的好时机。美国各大零售商的促销折扣来看都较往年有了较大幅度地提高。沃尔玛的科技类产品较上一年提高了约15%,梅西百货对超过一半的商品都进行了促销......
鉴于国外市场库存积压且低价促销的情况,有国内卖家意识到当前备货需要谨慎了。正如卖家所言,自己现在处在一种两难状态:“备多了,怕卖不出,到时候又得清库存。备少了吧,又怕货不够。”卖家还补充道,对于目前一些销量不佳的品类不会再过多补充,当地零售商卖得都费劲的东西,大家就没必要过多尝试了。
而对于此前畅销的品类,有卖家认为:“该备还是要备的,这些品类长期热销的趋势暂时不会有过多变化。”由此,这类卖家目前所采取的措施大多为在保证货量充足的情况下,再适量备货。他们认为大量备货确实存在一定风险,不能掉以轻心。对此,卖家需充分认识到市场存在的隐患,在美国本土市场也已出现”低价战“的时候,及时调整选品、备货等各环节策略,强化自身现有优势及打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