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跨境电商飞速发展,与之相应的侵权案件也层出不穷。为了减少侵权事件的发生,各大电商平台都在不断完善其政策法规,这也促使跨境出口的中国企业和卖家更加注重知识产权保护,纷纷申请商标专利,尤其是以欧美地区居多。
一石激起千层浪
近日,美国商标局(USPTO)官网发布了一条爆炸性报告,在中国知识产权界引起了巨大反向。报告显示,USPTO调查了近些年来,中国卖家在美申请商标和专利激增的主要原因,还探讨了中国在美申请专利和商标对知识产权制度的影响。
报告中显示,中国在美国申请知识产权的数量呈直线上升趋势,其中2013年的申请数量为4706件,2014年为6340件,2015年为13722件,逐步上升。
中国在美国的知识产权申请量相对于全球总数来说很惊人。报告数据显示,将2013年的4706件与2019年的76566件进行对比,中国企业在美国进行知识产权申请的数量增长了1526.99%。
非市场因素影响知识产权申请
报告显示,中国在美申请知识产权增加的原因,除了一些企业或个人的正常申请需求外,还有几点非市场因素严重影响着知识产权申请数量的增加。
政府补贴。在报告中,以中国深圳为例。在2013年,深圳发布了申请知识产权补贴令,对于符合条件的企业或个人,将给予商标注册的5000元人民币补助(合为750美元)。
数据显示,当时美国的注册官方费用为225美元,也就是说深圳政府给予的补贴远超过了美国注册官方费用,这促使2013年-2017年间,中国在美国进行商标注册的申请量增长了1264%,其中来自深圳的申请量占比超过42%。
恶意注册。报告中显示,主要是一些机构或个人,看到了注册商标的商机。他们通过注册商标,进行转手倒卖,以此谋取利益。
防御性注册。主要是指一些企业或个人,为了保护其品牌的合法权益,以免其商标被其他企业抢先注册以及后期卷入侵权案件,对自己的商标进行提前注册。
但是,中国卖家也需要警醒,报告数据显示,中国约三分之二的商标权并未使用,而这些商标权多属于商品服装类目。
就目前的形式来看,美国的商标申请势必会迎来一场革命性的改革。这会让无数的跨境卖家无辜躺枪,对中国的外贸企业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影响有可能包括提高商标申请的成本、严格把控商标申请流程、限制商标申请数量等一系列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