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跨境圈,老板和员工都有同样的思考:是大公司好还是小公司好?
从老板的角度来看,很多人把“做大做强”当做人生格言,或者孜孜不倦地奔跑在IPO路上;也有很多卖家贯彻“人均产值最大化”策略,一心一意“小而美”。
从员工的角度看,大公司和小公司自然各自都有诸多拥护者,认为大公司更香的理由通常是大公司工资高,福利好,安稳有保障;喜欢小公司的则觉得大公司只有KPI,小公司有梦想……
大公司香还是小公司香?
月利润200万的跨境公司“亏”于扩张,小公司更香?
在通货膨胀、经济衰退等影响下,近两年整个跨境电商叫苦不迭,唱衰的声音越来越多,卖家选择扩张背后需要承担的风险也更大了!
前段时间一则卖家事例引起卖家广泛讨论,再次把公司是否要扩张这个问题推向话题中心。
微博博主“外贸大队长”表示,其认识的一位亚马逊卖家,原本整个团队不到5人,但是每月利润可以达到200多万,这个成绩可以说吊打一大片卖家。
当公司发展蒸蒸日上时,很多卖家的第一选择就是扩大销售规模,以求“更上一层楼”,这位亚马逊卖家也不例外,不光换了更大的江景办公室,团队人数还扩充到了20多人!然而让她没想到的是,公司扩张后日子并没有想象中的滋润,形势反而急转直下,公司售卖最好的那几条链接,被某位大卖围追堵截,利润直线下滑。
干了一年后发现,原本每月能赚200万,现在不光没赚钱,还亏钱了。
对此事例,业内人士的主要讨论点就是公司要不要选择扩张?
队长认为,除了阿米巴这种拆分成一个个小团体自负盈亏的跨境公司,大部分公司并不能以人数来衡量业绩,而是要奉行人少而精的策略。
有时候,公司里可能没有某个人,甚至没有某个岗位都能正常运行,有可能还会运行得更好。“哪怕办公室在甲级写字楼,每个月租金虽然贵,但是这些支出都是小头,公司运营成本的真正大头是员工工资,再加上20多人的社保、福利等开销,每月成本真的不低。”
因此,没有太多钱的初创公司想招兵买马时,一定要做好精兵强将的打算,不要学大公司搞储备人才这一套。
多人认可这种观点,跨境电商公司还是得走精细化运营路线,小而精反而活得更好。尤其是中小卖家,要成本最小化效益最大化,很多公司就是死在了扩张路上,没有对现状和未来作出正确判断盲目扩张,除了会让成本飙升,也会面临更高难度的管理挑战。
一位卖家现身说法称,前两年一直斗志满满地想要把公司做大,亲身经历过后才意识到扩张之路非常难走,其中涉及到人才培训、品线规划、财务、管理等各个方面,每个点都很复杂。
要么小而美,要么大而不倒。虽然近两年更多卖家倡导“收缩战线”,但是这也是分条件的。低效内卷或者低价互抄的公司,扩张没有意义只有风险。如果是高科技公司,有门槛,专利、技术优势,行业红利和资源倾斜,即使不想扩张也会被市场推着走,只是这样的公司太少了。
总结来看,公司对核心竞争力有自信的可以继续考虑扩张,而对未来信心不足的不要急于扩张,先稳定并做强基本盘,一定要保障现金流健康,保证毛利,保证核心竞争力。
打工人的苦恼:大公司只能当螺丝钉,小公司需要技能满点?
跨境老板有扩张还是不扩张的烦恼,跨境打工人同样有去小公司还是大公司的选择困难症。
一般春节过后是离职高发期,其中不乏很多要出走小公司的运营。
“公司没资源,体系不完善,什么事情都要靠自己,领一份运营的工资,却还要做开发、运营、采购、美工等其他各种工作。”某打算离职的亚马逊运营表示,公司规模不大,所在的部门更是没有几个人,在这种情况下自己每天都要干各种杂活,然而工资并不高,且公司完全没有发展前途。
另一位运营也有同样遭遇,小公司会把一个人利用到极致,忙得时候还要去工厂帮忙打包货物,基本参与了跨境电商运营的各个流程,虽然分工不明确,但是一路下来可以收获很多东西,对综合能力提升非常有帮助。可惜很多时候又感觉很憋屈,当自己把账号做起来之后,老板就开始压缩提成,很明显地感觉到发展已到天花板,于是选择辞职。
此外,在制定年初计划时,不少运营反馈公司制定的销售目标非常高,比如只有1000的库存还要求卖出5000库存的业绩,然而并没有成熟的体系和规范,也没有足够多的资金和资源。
这时候,小公司的打工人往往向往更大一些的公司,大公司的工作是什么样的?
一位从小公司跳槽到大公司的运营表示,大公司给的底薪会低一点,但是可以接手现成的店铺,大公司也有资源可以依赖,整体框架、运营推广等各方面确实更完善,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单个环节有单个环节的人负责,这样可以接触的东西就比较少一点,而且很难积累资源,即使如此,不打算单干的他,还是更喜欢大公司的稳定。
也有很多打工人在大公司的体验并不怎么好,有运营表示曾在几千人的公司待过,100万的毛利只发2万的提成;还有运营称某大公司加班非常严重,暴力裁员后还极力克扣员工工资……
在业内人士看来,不要用“固化思维”看待大小公司,认为所有大公司都更加稳定,所有小公司都没有发展前途,很多时候考虑公司规模没有太大意义,主要还是看公司的运营模式和自有资源,以及企业文化和自身的匹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