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不容乐观,“流量Boy”特朗普频频发声引发大家热议,没有人比他更懂疫情、病毒、呼吸机……
美国累计确诊破14万,特朗普:预计6月将开始复苏
在经历了连续数天增长破万的爆发之后,目前美国确诊病例位居全球第一。截止今天10时32分,美国累计确诊病例142328例!
当地时间29日下午,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为抑制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将全国范围内的“社交隔离”措施延长至4月30日。特朗普称根据模型估算,两周内美国可能迎来死亡率峰值,提醒所有人遵守指南。特朗普说:“我们可以预期,到6月1日,我们将走上复苏的道路。”
美国顶级传染病专家警告:新冠肺炎可能导致美国10万至20万人死亡,数百万人感染。“我会说,在10万与20万之间”,美国顶级传染病专家、有“抗疫队长”之称的安东尼·福奇在一档节目中给出这样的预测,起初,人们以为他预测的是美国可能的新冠肺炎感染病例数,但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福奇随即自我更正:10万到20万是可能出现的死亡病例,而美国感染病例总数应该会有数百万。
福奇在采访中也表示,预测是基于数据模型,有最好结果也有最差结果,而现实往往在二者中间。
在记者会上,有人询问特朗普疫情能否在复活节前结束,特朗普的回答令人十分意外:不能 这就是个理想罢了。对,没有人比特朗普更懂疫情!
防疫物资紧缺,通用紧急开造呼吸机
与没有人比特朗普更懂疫情一起来的,还有没有人比他更懂呼吸机。
27日特朗普首次动用《国防生产法》授予总统的权力,要求通用、福特等汽车制造商尽快生产呼吸机,以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他在“推特”炮轰通用写道:“立刻开造呼吸机,现在!福特,(也)动起来造呼吸机,快!”按照特朗普的预期,美国100天内应造出或获得10万台呼吸机。
随后,通用回应,说已经与供应商一起“夜以继日地工作”,以满足“迫切需求”。福特同样迅速回应特朗普,说企业正在尽快行动,同时与政府官员“密切沟通”
紧急开造呼吸机,也反映了美国防疫物资极度短缺。CNN的一篇报道称,目前全美奋斗在抗疫一线的医务工作者们正面临缺乏医疗防护物资的困境,有人不得不从拍卖网站自购口罩,有人转向通过社交媒体求助,还有人称自己和同事被禁止戴口罩以免传播焦虑情绪……甚至有医务人员形容“感觉就像被送入屠宰场的羔羊”。
有些医务人员将目光转向了社交媒体。一名圣迭戈的内科医生在网上发起了一项请愿,要求政府 启用国家储备中的N95口罩来进行杠杆调节。截至23日上午,该请愿已经收集到120万个签名。
防护物资的短缺,会进一步增加感染的概率。在美国确诊病例持续飙升的时候,有网友表现出好像很“解气”的样子,对此,有外贸行业人士认为:那么多人对美国幸灾乐祸,实在无法理解。没有一个生意人会天天祈祷自己最大的采购商和生意伙伴死掉,除非脑子进水。我们很快会感受到美国需求消失的痛楚。经济最糟糕的时候,还根本没到来。
如今美国确诊人数超过14万,接下来跨境电商人最关心的是美国是否会全面停摆,无论接下来美国停摆不停摆,美元下行的走势不可避免。
对于做外贸的人来说,这意味着还未收回的款项正在“缩水”,光是汇率上的损失恐怕就是一大笔。
防护用品销售一团乱
各种损失让亚马逊卖家开始慌了。有卖家表示,自亚马逊封仓以后基本就没什么订单了,但对岸防护用品的销售火爆到了极点,为了争抢有效的销售窗口,一些卖家相互倾轧甚至大打出手。
需求最大的口罩竞争白热化,最夸张的时候,一条链接下面甚至有40多个跟卖,让围观的同行们哭笑不得,后来,有卖家使出必杀技,于是成了业界茶余饭后的谈资:
口罩之外,大卖的洗手液也不太平。鉴于国外“勤洗手”防疫方法的广泛推广,洗手液的销量一飞冲天。据监测数据,洗手液搜索指数上涨229200%,多个卖家询问合适的出货渠道。但销售此类的卖家称:卖洗手液是在玩心跳,每天都担心第二天醒来就被通知货不能发了,其他产品客户都lockdown更是少下单。2020太难了,好希望能快点恢复正常。
此外,最近两天,连花清瘟突然在防护物资中C位出道,热度空前且售价不菲,目前这款神奇的药物已经霸占了厨房类目下的一个小类目新品榜单。有卖家发问:这个最新爆款难道是美国华人购买的吗?
此外,正在向美国出口各类防护物资的商家需注意一个风险问题。
昨天,一位微博认证“吴法天”的律师发出警告,称:
提醒:若捐赠美国请注意!
第一,好好衡量下产品是否过硬。
第二,好好衡量下是否有诉讼能力。
第三,做好赔钱和身败名裂的准备。
看看北新建材的教训,2005年美国海啸受灾民众众,北新建材应两国政府的协调,出口了几百万美元的纸面石膏板,结果引发诉讼,持续了15年左右。诉讼标的金额,将整个北新建材全部赔了都不够,去年才最终签订了和解协议(不是全部,是绝大部分),赔偿了20多亿人民币,整个过程的诉讼费用支出超过3亿人民币。而且整个过程北新建材不能出口美国。
吴法天进一步解释,爱心可以理解,但法律风险不可不防。
捐赠尚且如此,销售出口的商品安全问题尤其不能忽视,否则疫情过后,问题产品商家恐难逃被追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