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卖家内卷的方向多数只停留在广告费、价格战及各类黑科技,但真实能够立竿见影提升卖家利润的运营环节,却很少人看见,或者视而不见。
在2月23日,雨果跨境举办的2023年跨境电商全球趋势发布会上。潜海汇创始人操龙辉表示,在其接触的很多亚马逊卖家,对ACOS都有着过分的痴迷,这股“情愫”的背后,是对于全盘生意成本的梳理不透,采购成本、包装成本、仓储成本、物流成本和供应链成本才是影响企业发展最大的几个因素。
以下为分享实录,经编辑:
(潜海汇创始人操龙辉)
供应链的成本才是最大成本
大家都在讨论说供应链很重要,但是供应链最为重要的是:不断开源节流和持续降本增效。
产品是有生命周期的,所以得不断的去开源。降本也是一样的,整个市场的一些原材料是有价格的波动的,所以说我们还是要持续性的去降本增效,做好运营和供应链之间的协同,包括人效。
这都是一些大方向,但是最终怎么去落地,还是要根据企业的一些实际情况才能决定,但讲回来供应链管理核心还是开源节流,降本增效。
很多卖家往往讲ACOS,怎么降广告费,我觉得这是一个“盲区”,不是说它是错误的,而是我们大多时间都把心思放到广告费上去了。
我们可以看一看成本,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算过,整个供应链的成本占多少,产品成本占多少,流通成本占多少,海外仓成本占多少,售后成本占多少?
对于传统贸易的卖家,OEM的卖家,或者说一些北美商超平台的卖家,供应链成本才是最大的成本。因此,我们不要死磕广告费,广告费能磕一两个点下来就已经很不错了,但是再看采购成本,包装成本,仓储成本,物流成本,供应链的成本才是最大成本。
现在国内的卖家经常会犯的一个错误是喜欢在确定性里面找确定性,对不确定性的东西就不想去研究了,或者说研究不了,因为研究了觉得也没有什么好的结果。
但我觉得,现在数字化供应链越来越成为主流了,所以大家还是重点关注一下供应链的成本,其实供应链成本降10个点是很简单的。
如何运用供应链精细化管理能力超越竞争对手?
举个例子,goplus的柴火架。
这样的一款产品,能达到40%的净利润,为什么?
仔细去分析一下可以发现他有很多问题点。这个产品最影响体积和包装的是什么?是杆子。
我们做了一下优化,把这两个杆子切掉,降了接近一半的高度,没有改动之前,40尺高柜只能装2000多件,改了之后,可以装4000多件。这放到前两年海运成本特别高的时候,产品的头程成本吓死人,等于说有2000件是没有头程成本的,作为我的竞争对手,你拿什么来跟我PK,对不对?
在最终数据的体现上,头程成本上优化了54.4%,提升了5.45%的利润。
这也是供应链能力的体现,通过一个小小的优化,提升了利润,也提升了竞争力。
所以卖家要思考下,你的供应链真的做到极致了吗?真的让对手没有可乘之机了吗?供应链的深度真的够了吗?
供应链的能力才是最难复制的
采购与供应链管理还只是其中的一个点,我们最应该做的是从源头定义产品,从采购,从供应商的开发,这里面有太多可以去摸索的东西了。
我给很多卖家做过一些分析,分析采购成本合不合理,其实总结下来的话,基本上都能降15%~20%的成本。
除了采购成本,还有通过包装的优化,产品结构迭代带来的净利润的表现,后面还有物流,海外仓。包装成本下来了以后,你的物流成本是不是低了,仓储成本是不是低了?如果你做FBM的话,你最后一公里的配送成本是不是低了?
当整个采购与供应链管理的链条成本都控制在极致的时候,你觉得你的竞争对手拿什么跟你们去打?
所以,供应链的能力才是最难复制的,行业里面讲的最多的是一句话是什么?得供应链者得天下。
上面这些是卖家在做企业的时候最最经常碰到的问题,也是反馈最多的问题。我们可以看一看,每个任何一个环节你要把控不好,其实你的电商业务的运营就很难做了。
9R管理原则
如何要把这个事情做好,我自己总结了一个出口电商管理的9R原则。
从需求开始,前提是要做好市场分析,这个很重要,一些精品卖家公司都有自己的数据分析部门,这个部门可能就2-3个人,什么事都不干,天天做数据分析,做维度分析,做用户分析,做文化理念分析,做什么流行元素分析,然后集成到你的产品上面去。
这是我见到做的比较好的精品卖家的一些思路,他们在这一块的投入是非常大的,甚至现在做的好的是什么?怎么做的?所有的数据分析不是通过线上来的,而全部是海外本土化,直接通过线下去触达精准用户,他能直接帮你找到这些人,然后让他们对你的产品进行反馈。
所以说我们的需求特别重要,如果你的需求错了,你后面全部错了,需求才会产生什么?产品才会产生商品。
其实后面的我怎么去开发供应商,怎么管理我的成本,怎么管理我的交付,怎么管理我的品控是吧?我怎么去选我的渠道,怎么去选我的海外仓,其实我觉得这都是管理层面的问题,其实我非常建议大家去重视前面两这两个部分,选好赛道,选好你的产品,你才有这种无限的可能性。
如果我们前期做这样的事情做不好,其实很容易碰到天花板。
所以不要闭门造车,更多的应该是往海外去走一走,我看这两年上市的这些卖家,特别是3C的这种精品卖家,他们老板不在国内的,而是在各种展会跟各种国家的人去调研,然后把这些信息收集回来,通过中国强大的供应链,把它变成产品。如果你不走出去,甚至有的老板连自己公司都不愿意走出去,天天趴在家里面去看所谓的什么线上的一些数据调研,看一些爬虫工具,我觉得你不在跟1688找货不是一样的概念吗?你用爬虫别人不用爬虫吗?所以大家重视一下需求的定义和你产品的定义,我觉得后面都是一些承载的东西。
Anker成功的核心竞争力有哪些?
我们看一下Anker为什么能做得好,有4个点:
打造自有品牌走差异化竞争路线;
不断提高全渠道品牌市场运营能力;
持续在研发生产等方面投入资源;
对核心供应链资源进行合理资本化。
Anker其实不是颠覆性创新,它是一直在摸索发展的路径,通过一些微创新,然后慢慢做到一种颠覆性创新。
所以说我们自己在做产品定义的时候,也别想着说我就高举高打,我要出一款产品,我就要达到头部,我就要干到best了,这个不是特别现实。
学Anker,我觉得它有4个方向的定位其实都是供应链的定位。我们看一下刚刚我们讲的资本化,其实我接触了资方中,他们问的最多的就是两个点,第一个是什么?就是你的赛道,第二个讲的是什么?你们跟你供应链的捆绑深度。这里面没有ACOS能控制到什么范围,所以我们视野要拉长。
供应链出海才会产生品牌出海
说到底,供应链出海才会产生品牌出海。
再看两条,第一,供应链管理体系,第二供应链能不能快速适应市场需求,这是我们讲的快速反应的需求。
所以最后给大家一些建议,做供应链管理真的很难,但是还是要一步一个脚印,觉得自己是不足的地方,我们大家就去弥补。
其实我觉得大家都看好2023年,但我还是觉得不要想的太激进了。
在当下,首先要做的还是修好内功,未来的出海的路径拼的还是供应链,最终拼的还是产品,你有了产品你才能讲讲品牌。
这是送给大家一句话:投资要找长长的坡和湿湿的雪,去滚雪球这个坡要够长,雪要够厚。我特别想讲这两个词,第一个是够长,第二是够厚,供应链它真不是一天两天你就能打磨出来的,而且后期只有整个供应链的体系有一定的竞争力,有一定的护护城河,才能保障业务的良性的一个发展。
回到最初的问题,还是希望大家可以去复盘一下,采购与供应链各环节成本的合理性?产品竞争力在哪?